护林员被打成重伤,谁是真凶?面对“隔空猥亵”的罪恶,如何斩断伸向孩子们的“黑手”?芯片产业被国际商业间谍盯上,司法如何保护?八旬老人心结难解,怎样找到60年前的卷宗……
“司法实践中,并不是每个案件都能轻轻松松查清看懂弄透,有的事实证据扑朔迷离,有的法律界定争论不一,有的法理情存在冲突。”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2024年第8期《人民检察》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学思践悟习法治思想 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曾这样阐述检察机关的办案日常。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就案办案、机械司法”问题,引导检察人员提高正确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最高检党组提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精准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检察官在具体案件办理中如何通过落实“三个善于”提高办理案件质效?记者正常采访了十位检察官,他们来自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他们奔走在祖国的山川湖海,他们是“三个善于”的践行者。
2024年7月底,最高检党组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再一次重申,检察机关各项具体工作都要聚焦到法律监督职能上,落脚到检察履职办案上,做到“三个善于”。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责主业,“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精准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意味着检察官办案时,要全面精准把握“以事实为根据”,依靠证据确定法律事实、区分法律关系,在证据审查中强调亲历性原则,调查核实要从案卷中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检察机关走出来,准确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精准把握捕与不捕、诉与不诉的标准等。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在了解该案后说:“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乡村是熟人社会,村民之间亲戚关系复杂,像该案中被害人这种‘辨认错误’是非常有几率发生的。三穗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审查证据时,没有偏听偏信,而是秉承客观公正立场,不枉不纵,切实防止了冤错案件的发生,让我们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福州市、鼓楼区两级检察机关随后开展自行补充侦查,解析现场监控,判定车速和碰撞点,并协调开展侦查实验,举行专家论证会进行专业鉴定意见论证,揭开事故的层层迷雾,同时还组织公开听证,与侦查人员、原鉴定专家逐一论证疑点。最终,各方一致认为原鉴定意见有误,车祸造成的骨折伤情在张某死因中占比低,达不到刑事追责的标准。
“按照‘三个善于’的要求,厘清案件实质法律关系,是成功办理该案的‘法宝’。”承办该案的眉山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张晓飞介绍说,“我们从及时有效地发现当事人证据上的各种矛盾和瑕疵,到更深一步揭开涉案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以及涉案借款系闭环转账的事实,最终发现当事人以虚假诉讼逃避他案执行。我院通过制发再审检察建议,促使法院依法再审改判,有效维护司法秩序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复杂经济案件中,嫌疑犯往往会虚假供述或避重就轻,如果检察官对犯罪细节和漏罪漏犯的情节不能时刻警惕,就无法充分的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承办该案的青岛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吕强谈及该案时指出,“我们在查明犯罪事实过程中,发现其他犯罪线索,在多环节犯罪中查明参与的人员,准确界定他们的行为和发挥的作用,全链条打击犯罪并做到罪责相适应,才能取得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习在浙江工作时曾深刻指出,“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使法必行之法就是法治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兰石集团能源装备研究院副院长范飞评价该案认为:“检察机关充分落实习考察兰州时实地查看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后作出的‘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敢于攻坚克难,主动担负起服务黄河兰州段高水平发展的历史使命,以‘河长+检察长’制度为依托,积极发挥公益诉讼牵头、综合协调联动的作用,有效保护了黄河岸线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实现公益保护的双赢多赢共赢。”
“办案时将静态的法律条文和鲜活的办案实践紧密结合,首要是把握罪名构成的核心。”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王新新介绍,该案有两个关键词:商业机密、境外。“我们一方面加强证据的审查与论证,多次去权利人企业查看涉案信息的原始载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性审查并逐一计算比对,明确被告人将涉案信息提供给境外人员,确保证据确实、充分;另一方面了解被告人的行为给公司能够带来的潜在危害,也听取辩护人、被告人的意见。”
自从几年前,江苏省扬州市5家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提供瓶装液化气服务的公司后,作为合法许可经营的“独一份儿”,开始给用户提出各种要求:只可以使用本公司钢瓶,否则不予充气;单方面制定钢瓶押金和旧钢瓶置换标准;通过供气合同格式条款规定,用户使用液化气一定要达到一定期限和数量;等等。可想而知,该公司在12345的投诉量居高不下。
“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要求检察人员自觉更新法治理念、提升司法履职格局。既要依法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又要尊重行业发展规律,找到涉企办案最优路径。”办案检察官、扬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最终,在法院审理认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下,经调解,经营者主动调价还利于民,实现了修复公益的目的。
“情理相准”“执法如山,情法两尽”“顺天理讼”“情理听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特别强调“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习曾在强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时特别要求“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某日,这家的“顶梁柱”老李胸闷难受向单位请假,到家后病情加剧,经抢救无效死亡,前后不过一小时。然而,当老李的爱人和儿子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为老李认定工伤时,却得到了“不予认定”的结果。家属不服,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此后,由于有关部门适用法律不一致,该案历经法院三次审理,争议持续四年。
母子四处求助无果之下,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内蒙古自治区某市检察院依法受理该案,并向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提请抗诉。检察机关在查明老李发病、返家至死亡详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工伤保险条例》立法精神,认为在极特殊情形下,劳动者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因对病情严重性未能正确判断而未及时就医,在短时间内即死亡,这一连续过程未发生中断,符合“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
什么是“公道”?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主任孙璐怡在谈到这个案件时说:“办案时精准把握法律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和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就是老百姓想要的公道。我们依法抗诉纠正法院不当判决,督促行政机关依法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守护了群众心中的公道。”
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达娃吨珠说:“团队在办案中着力贯彻‘三个善于’要求:一是在跨越60多年的旧案中把握法律实质,不避繁杂,调取原始卷宗还原事实,锚定原案适用法律无误;二是深植法治精神,通过十余次释法说理,以‘三讲清’(讲清法理、事理、情理)消解积怨,彰显法律权威与温度;三是融通法理情,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以人文关怀疏导心结,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显温度。”